南無阿彌陀 南无阿弥陀 namo amitabha Namo Amitābha なむあみだぶつ 나무아미타불 ནམོ་ཨ་མི་ཏཱ་བྷ་ नमोऽमिताभा
南無阿彌陀 南无阿弥陀 namo amitabha Namo Amitābha なむあみだぶつ 나무아미타불 ནམོ་ཨ་མི་ཏཱ་བྷ་ नमोऽमिताभा

如何開始信解

“信解”一詞多出現在佛教經文中,其含義也不止一個。但無論怎樣理解,它都只是一個途徑,就像八萬四千法門一樣,它本身並不是目的,目的乃是讓受眾可以專心修行。因為如果不能信解,則會心有疑惑,而心有疑惑則會妨礙修行。

信解雖然如此重要,但是能做到卻需要很大的善緣。即便是出家眾,能做到真信解的也實屬難得,更何況在家眾。當然,也有不少在家居士對於佛法的信解比寺廟中的僧人們還堅定。但是大多數對於佛法不了解或了解不多的人,還是很難接受佛法中提到的很多教義。

而很多人不能信解的原因在於做不到“信”,信則解,不信則不解。而最根本的“信的是什麼”往往是大家沒有深究的,只顧看指月的手指。大部分人可能都認為是信佛經上的文字,因為都是佛說的,佛不妄語,當然信佛經。也有人認為,當然信佛嘍,就像基督教信上帝嘛。但這些說法都過於偷懶,對於很多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來說,一下子無腦式的相信什麼都是很難做到的。其實佛說了那麼多法,都是建立在一個大前提下的,我們如果搞清楚了這個大前提,那麼所有的法就說得通了,也比較容易建立對佛法的“信”念。而這個大前提即是佛法傳遞的世界觀,如果我們用心去體會佛陀的世界觀,我們再回頭看各部佛經中匪夷所思的內容就都迎刃而解了。

說到佛陀的世界觀,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起世經》。但這部經更多的是陳述這個世界的前世、今生、未來,以及各劫中眾生的因緣,應該算“記”。如果要提煉到“世界觀”,就更為抽象,不過也不難找,因為它遍佈各部佛經,幾乎所有佛法都在說它。最典型的例子有,《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如《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如《六祖壇經》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又如《楞嚴經》說“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又如《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微塵映世界,一瞬間含永遠……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如《無量壽經頌》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會歸此法界”。

通過這些經典的記錄可以看出,佛所說法旨在通過各種表達方式讓眾生理解這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真諦,即“五蘊所見非本質,唯有成佛是正道”,這就是佛法想要表達的“世界觀”。如果世人願意仔細思考這個世界觀,開始接受它,放下我執,精心修行,那麼將會不知不覺地進入佛國度。正所謂境隨心轉,只要開始信解,堅定不移地修行下去,後邊就會逐步漸入佳境。

希望您也可以打開長始以來被禁錮的心靈枷鎖,開始擁抱佛法的滋潤,開始接受佛光的普照,早日明心見性,終究成佛。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