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Uncategorized
-
如何開始信解
“信解”一詞多出現在佛教經文中,其含義也不止一個。但無論怎樣理解,它都只是一個途徑,就像八萬四千法門一樣,它本身並不是目的,目的乃是讓受眾可以專心修行。因為如果不能信解,則會心有疑惑,而心有疑惑則會妨礙修行。 信解雖然如此重要,但是能做到卻需要很大的善緣。即便是出家眾,能做到真信解的也實屬難得,更何況在家眾。當然,也有不少在家居士對於佛法的信解比寺廟中的僧人們還堅定。但是大多數對於佛法不了解或了解不多的人,還是很難接受佛法中提到的很多教義。 而很多人不能信解的原因在於做不到“信”,信則解,不信則不解。而最根本的“信的是什麼”往往是大家沒有深究的,只顧看指月的手指。大部分人可能都認為是信佛經上的文字,因為都是佛說的,佛不妄語,當然信佛經。也有人認為,當然信佛嘍,就像基督教信上帝嘛。但這些說法都過於偷懶,對於很多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來說,一下子無腦式的相信什麼都是很難做到的。其實佛說了那麼多法,都是建立在一個大前提下的,我們如果搞清楚了這個大前提,那麼所有的法就說得通了,也比較容易建立對佛法的“信”念。而這個大前提即是佛法傳遞的世界觀,如果我們用心去體會佛陀的世界觀,我們再回頭看各部佛經中匪夷所思的內容就都迎刃而解了。 說到佛陀的世界觀,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起世經》。但這部經更多的是陳述這個世界的前世、今生、未來,以及各劫中眾生的因緣,應該算“記”。如果要提煉到“世界觀”,就更為抽象,不過也不難找,因為它遍佈各部佛經,幾乎所有佛法都在說它。最典型的例子有,《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如《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如《六祖壇經》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又如《楞嚴經》說“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又如《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微塵映世界,一瞬間含永遠……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如《無量壽經頌》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會歸此法界”。 通過這些經典的記錄可以看出,佛所說法旨在通過各種表達方式讓眾生理解這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真諦,即“五蘊所見非本質,唯有成佛是正道”,這就是佛法想要表達的“世界觀”。如果世人願意仔細思考這個世界觀,開始接受它,放下我執,精心修行,那麼將會不知不覺地進入佛國度。正所謂境隨心轉,只要開始信解,堅定不移地修行下去,後邊就會逐步漸入佳境。 希望您也可以打開長始以來被禁錮的心靈枷鎖,開始擁抱佛法的滋潤,開始接受佛光的普照,早日明心見性,終究成佛。
-
科學與佛法矛盾嗎?
如果你堅定不移地相信唯物論、科學是這個世界的真理,如果你覺得“佛法”與你無關,如果你覺得“佛法不科學”,那你可要做好思想準備再往下看,因為這篇文章可能會動搖你的世界觀,並激發你重新思考你對“科學”與“佛法”的認知。 一、關於“科學” 當今社會,“科學”可謂是最流行、最高大上的詞了,人們很喜歡將“科學”掛在嘴邊,什麼都要講“科不科學”,例如,學習方法科不科學、鍛煉方法科不科學、飲食習慣科不科學、工作方法科不科學,不勝枚舉。仿佛,“科學的”就是無上崇高的,“不科學的”就是歪門邪道的,有點政治正確的感覺了。 但是,我們如此對待“科學”,是不是也是一種迷信呢?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我們所謂的“科學”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是不是對“科學”有所誤解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科學”的定義。維基百科對於“科學”的定義是: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它積累、組織並可檢驗有關於萬物的解釋、預測。科學並不等同於尋求絕對無誤的真理,而是在現有基礎上,摸索式地不斷接近真理。故科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偏差的糾正史。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不斷地否定過去的理論,然後重構,然後再否定,然後再重構,不斷重複。例如,在十六世紀“日心說”逐步替代“地心說”成為主流,後來又隨著人類對銀河系的了解及紅移的證據而被更完善的模型取代,在十七世紀斯涅耳定律取代了托勒密的折射定律,在十八世紀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關於燃燒是物質和空氣中約占五分之一的氧氣反應結果的理論代替了燃素說,在二十世紀之前學術界對於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爭論從未停歇,在美國物理學者羅拔·密立坎於1916年通過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關於光電效應的理論後,物理學著們才開始廣泛接受“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論。 由此可見,“科學”不過是人類對於宇宙認知的不斷更新的知識積累,任何我們稱之為“科學的”理論也不過是可以用現有“科學”可以解釋的自然規律。那麼當前“科學”尚未觸碰到或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是否就是“不科學的”呢?那可不一定,有可能在未來某一時刻,當我們的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解釋現在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了。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我們現在很多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幾百年前也是被主流文化當做歪理邪說看待。因此,“科學”並不是什麼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域,它是幫助人類認識世界、指導人類如何生存的實用手冊,它存在的價值存在於它的實用性。 二、關於“佛法” “佛法”這個詞的出現遠遠早於“科學”,人們對於它的定義和理解如滿天的繁星。注意,這裡還只是說“佛法”,既不是大家平時談論的宗教門派“佛教”,也不是那不可說的“道”、“般若”、“真如”。普遍被大眾接受的一種理解是,“佛法”是眾生證悟、悟道、獲得“般若”、明心見性、尋回自身本有的“真如自性”的數量無限、方式無限的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成佛之法”。你可能會問,這和“科學”又有什麼關係呢?從古至今,為何有如此多的人學習“佛法”? 好吧,其實我並不是想在這裡介紹佛法,就像上文提到的,每個人對於佛法的理解都不同,我也沒有足夠的智慧在這裡用短短幾百字講清楚,我相信如果你想了解,一定會找到自己的那個答案。我其實是想在這裡問你幾個問題: 如果這三個問題你心中尚有疑惑,則說明你還不具備足夠的智慧理解整個世界。也許你會說,想這些有什麼用?能幫我賺錢嗎?能管我吃喝拉撒嗎?但無論你相信與否,都會有一些人鑒定的告訴你“會的”。而且你沒試過的話又怎麼知道不會呢? 如果你也承認自己還需要增長智慧以更深入的了解這個世界的話,如果你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指引幫你回答上面三個問題的話,何不嘗試一下“佛法”、“道法”、“道德經”、“易經”、“聖經”,或者其他經典實踐,例如楊明學、了凡四訓、積極想象等?而且有那麼多德高望重的先輩都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了這些方法是有效的,例如釋迦牟尼佛、老子、孔子、莊子、鳩摩羅什大師、達摩祖師、六祖大師、玄奘法師、摩西、耶穌、默罕默德、王陽明、袁了凡、曾國藩、蘇東坡、尼古拉·特斯拉、虛雲法師、弘一法師、夢參老和尚、奧修、卡爾·榮格、拉馬努金、曾仕強教授、聖嚴法師、蔡志忠先生等等,太多太多,數不勝數。不要辜負了他們的努力,這一生不要再錯過修行的機會啦,行動起來吧!